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盘点那些消失的老饭店

发布日期:2018-10-04

盘点那些消失的老饭店 

  

  在哈尔滨道外北五道街,曾有一家经营了六十年的“更新饭店”。这家饭店保持着老国营饭店的经营模式,需要先买饭票去领食物,就连饭店的牌匾都保持着六十年前的老样式。随着道外靖宇街棚户区的拆迁,老更新饭店搬迁到了南四道街继续经营,有不少哈尔滨人和外地游客特意来到这里,看看这家老馆子。本周,咱们就着这个话题,唠一唠哈尔滨记忆中的老饭店。

  更新饭店

  更新饭店是很多老哈尔滨人怀旧的地方,毫不夸张的说,更新饭店无论是从外观还是走进里面给人的感觉都是又小又破。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饭店,却承载老道外人的无数回忆,一碗豆腐脑一个烧饼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岁月赋予了它们更多的意义。因此把更新饭店称为“哈尔滨国营饭店的活化石”一点也不为过,它是哈尔滨最后一个由老职工承包经营的国营饭店,虽然早些年这种经营烧饼豆腐脑的国营小饭店很多,但最后只有更新和向前存活到了二十一世纪。后来,经营向前饭店的老职工把店兑了出去,如今就只剩下更新饭店了。

  哈尔滨很多国营饭店都是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解放前的私营饭店基础上组建的,而更新饭店也在那个时候诞生,其前身据说是家饺子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更新饭店只有一间面积六十多平米的房子,主要卖大果子、麻花、豆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更新饭店就这几样品种也供不应求,那时候每天炸大果子用十袋面,麻花搓多少卖多少,人们提着暖瓶排队买豆浆。

盘点那些消失的老饭店 

  

  1989年,更新饭店实行自负盈亏,虽然很多国营饭店因改制而最终消失,但更新饭店在经营者和留下的老职工的努力下一直红红火火,直到成为老道外小吃的代表。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更新饭店在保持原有的豆腐脑、烧饼、酱牛肉这些招牌食品不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杠头、包子、芥菜丝、蒜茄子等品种。九十年代后还增加了拉面,虽然拉面师傅换了几茬,但都是来自兰州。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几十年味道没变的烧饼豆腐脑,每天1000多个烧饼,四大桶豆腐脑去晚了根本吃不到。那种不变的老味道,历久而弥香。

  天鹅满族大酒店

  有新生就有消失,在哈尔滨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饭店曾在一段时期内风靡,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都在岁月磨砺中生存下来。

  哈尔滨虽处满清龙兴之地的关东,历史上却没有专营满族菜肴的大饭店。血肠白肉、粘豆包等满族风味随着民族的融合,早已是民间的普通的食物,已经不分满汉了。然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哈尔滨曾出现过一家满族饭店,叫天鹅满族大酒店,是哈尔滨历史上第一家满族大饭店。

盘点那些消失的老饭店 

  

  这也是一家国营饭店,地址在南岗区清滨路,其前身是南岗清滨饭店。清滨饭店创办于六七十年代,是南岗挺有名的国营饭店。后来清滨饭店动迁,与和兴饺子馆合并改名叫天鹅满族大酒店,仍然属于国营性质。天鹅满族大酒店开业前,南岗区还曾经特派厨师团队,到沈阳北京等地考察满族饮食风俗,并在沈阳访问了末代皇帝溥仪的最后一位御厨取经。因此天鹅满族大饭店从各个层面上都是还原满族饮食风俗,也是那个年代在哈尔滨比较奢华的饭店了。

  据老一辈人回忆,天鹅满族大酒店在装修设计上吸取满族建筑风格,红柱青砖,金黄色的顶棚悬吊精美宫灯,室内一律使用满族习惯用的古老八仙桌,红色台布红色靠椅红色地毯,悬挂满语字画。服务员的衣着都是“旗装”,而且还用简单的满语接待客人。餐具都用京式蓝花盘碗,上茶用蓝花扣碗献上独具风味的八宝茶。步入酒店,犹如进到华贵而又古老的满族宫室,这种经营理念在现在来看也丝毫不过时。但可惜天鹅满族大酒店存在的时间不长,其所处的九十年代正是国营饮食业面临激烈竞争的时期,这种大型饭店运营成本又非常高,后来退出了市场。直至现在,连照片都很难找到了。

  哈尔滨这座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城市算不上是老城,但却承载了太多历史的痕迹。很多令人回味的食物都留在记忆里,留在了时光的流转中。有些味道有些地方因为已经消失了,即使再重生,和曾经熟悉的感觉相比也是黯然失色。但越是这样越让人想回忆,越让人心驰神往,或许这就是记忆里关于老味道留在舌尖最美好的印记。 (冰城小明)

文章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07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