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考非何物共呼名:海派文化里的咖啡味道

发布日期:2017-05-16

  据2016年底的数据统计,上海共有5567家咖啡馆,是全国咖啡馆最密集的城市,比第二名的北京多出了2200家,还是第三名广州的整整两倍。

 

  许多人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上海的咖啡馆如此之多,是因为近来商业与经济的发展。却不知咖啡文化在这里,其实早已埋下了种子。

 

  电影《花样年华》,在港上海人苏丽珍喝咖啡

  清末民初以来,不论是繁荣年代还是动荡时期,这里的人总爱手捧咖啡,聊聊闲天,从容而讲究地过着日子。

  尤其是那些海派文人,总在咖啡馆流连,许多新思想新文学,都诞生于此。

 

  循着那阵微微泛苦的醇香,似乎就能回到这座城市的过往年代。

  上海与咖啡的缘起

  咖啡是舶来品,最初传入中国时,必是先出现在了新派人物聚集的上海。

  最早提供咖啡的,是英国药剂师J. Lewellyn在1853年于花园弄(今南京东路)1 号开的老德记药店。它虽叫药店,但也经营糕点和洋食。

 

  门上写着“自运各种神药”

  这口感酸苦的奇妙棕色液体一开始被称为“咳嗽药水”,随着西餐的推广和普及,到后来竟成了时髦之物。

  1909年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中,就已有描写咖啡的诗句: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

  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同年,上海基督教会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了中国最早的西餐烹饪书《造洋饭书》,其中也提到了咖啡,并说明洋人饭后饮咖啡助消化。到了1946年时,上海已经开了近两百家咖啡馆。

 

  第一版《造洋饭书》,像本武林秘籍

  在没定下“咖啡”这个官方名字前,早年的译名五花八门,什么“考非”、“加非”、“高馡”,《造洋饭书》中甚至还翻成了“磕肥”,估计是为了吸引专注于控制身材的姑娘们吧。

  “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

  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

  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

  ——《造洋饭书》

  咖啡的调味方式随地域产生变化,如意式浓缩、法式欧蕾、美式黑咖、港式鸳鸯、爱尔兰咖啡酒、希腊法拉沛……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