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魏晋时期的士人悲剧

发布日期:2016-12-14

   原文标题:魏晋时期的士人悲剧——儒家思想的崩塌与玄学的兴起 

  曹魏代汉,西晋世家大族的胜利又宣告了曹魏寒族的失败,从此政权交替。曹魏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逐渐沦为西晋世家大族的保护伞,整个王朝充斥着夺权风波:贾后掌权,八王之乱,内患蚕蚀着西晋王朝的根基,接着五胡乱华又将晋王朝推入了无底深渊。从此汉王朝建立起的儒家统一思想崩塌,西晋短暂的统一之后又是动荡不安,多灾多难的时代。然而魏晋又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士大夫们在这样一个充斥着骄奢又不安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士人悲剧。他们或饮酒服药,或风流倜傥,或口吐玄言,真实而又谨慎地向当权者展现着他们内心的独白。

 

    白衣送酒图 

  自古以来,忠君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士人们仕途的基本精神标尺,他们将个人价值依附于群体,依附于社会,寄希望于君王,他们在朝中乐此不疲地实现着个体的价值,然而东汉末年,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由于君王大多由幼主担任,外戚宦官淆乱君臣之义在所难免,乐恢、杨震等士大夫的悲惨结局给士人们当头一棒:政府已不再值得信任。再者,当时儒家谶纬之学的怪诞并不能解救士人,他们彷徨,迷茫。当时正值中国自然灾害频繁,天灾加人祸,董仲舒建立起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儒家思想逐渐崩塌,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士人们面对这样的结局,他们彷徨,孤寂,用行为的乖戾表达着内心的不满。

  “西京乱象,豹虎方遘患。”战乱一次次冲击着人们内心最坚强的防守。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对这一史实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弃我中国去,远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孙位《高逸图》(竹林七贤)局部,左为王戎 

  战争,内乱,瘟疫的肆虐,死亡的恐惧一次次吞噬着人们早已千疮百孔的心灵。生命都无法保障,又何谈奉献国家,奉献朝廷?凄楚,悲凉,无可奈何一次次涌上心头;理想的破灭,个体价值的无所寄托,士人们空虚,困顿,疑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年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现世的黑暗让士人们看到的是绝望,他们转而向自然,向宇宙发泄着愤懑,他们不再依附朝廷,一直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已慢慢失去了昔日的魅力,士人们宁愿投身自然,远离政治的尘埃。生活于东汉末年安帝年间的大科学家张衡在他的《归田赋》中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夫以同嬉。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还有在张衡之后,王符的自述中也有着对自然的向往,自我的觉醒:

  谓守者,心也。有度之士,情意精专,心思独睹,不驱于险墟之俗,不惑于众多之口;聪明悬绝,秉心塞渊,独立不惧,遯世无闷,心坚金石,志轻四海,故守其心而成其信。

 

    王符 

  面对这样的社会,一些士人选择了及时行乐: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浩浩阴阳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接着司马氏在与曹爽集团争夺权利的过程中,“天下文人,少有全者”,士人成为政治大变革中的牺牲品,很多寒士文人成为革命道路上的刀下魂,西晋政府为了掩饰自己对士人犯下的滔天大罪,虚伪地宣扬着儒家大一统思想,然而西晋标榜的儒家名教并没有解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士人们,而且儒家大族的胜利并没有将稳定的局面继续下去:贾后专权,八王之乱,奢侈之风盛行……“九品中正制”虽然被一直沿用,可到了西晋统治者的手中,却是维持其庞大的世家大族的工具,随着曹魏政权的失败,它也失去了往日选拔真正人才的功效,从此世家大族在西晋政权的庇荫下肆意蔓延,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世族。寒族与世家大族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沟壑,寒族终晋政权无法有用武之地,整个社会充斥着门第,奢娇淫逸,各个世家大族安逸奢侈,他们无所事事,只得比富,贪财吝啬。

  残存的士人对现世政权不抱任何幻想,儒家学说也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士人们再度彷徨,短暂的统一并不能解救儒学的式微,儒士们的精神寄托再一次被抽空,宦士之途已不再是他们人生的目标,他们不愿在这满是污浊的空气中呼吸,于是再一次的找寻自我,寄希望于自然,希望在自然中找到真我,士人们将目光投在了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辨上,他们转向自然,转向了对生命,对个体价值的思考,甚至是宇宙观的探索,以其通脱的心境创造了属于他们的精神乐园。从正始名士起,中国士人开始突破传统守旧的思维模式,开启了属于中国的“文艺复兴”。

 

    《宋虎溪三笑图》: 调和儒、释、道三教思想 

  于是自东汉末年以降,玄学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玄学是道家学说的新的表现方式,玄最早出现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老子指略》中言:“玄,谓之深者也。”它结合了儒家和道家学说,可谓是儒家学说适应当局的一种变型,它为士人们在旧有精神支柱崩塌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倚靠,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