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别把《我不是潘金莲》当纪录片来看

发布日期:2016-12-13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以来,主流媒体充斥着各种“斗嘴”、“真相的揭露”,有叫好的,也有说孬的,不管是所谓的“好”,或所谓的“孬”,全国各大影院依然继续上演着观影热潮。实际上,说“好”的在关注这部影片,说“孬”的也在关注这部影片,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大家的关注已经足矣。相对于娱乐媒体的甚嚣尘上,我更希望人们把关注点应该放到影片本身所独具特色的人文观点和视觉模式上来,而不是把《我不是潘金莲》当成纪录片来看,刻意焦灼于影片的社会逻辑,这样的讨论一开始就偏离了影片立意的重心,并无太大的意义。说到底,这应该是一部反映“中国式上访”的电影佳作,荒诞中透射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看过之后,影片中有三句台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句:“李雪莲被骗,成活该了吗?”这是电影开始时的一句旁白,由此引出了整个故事,令人深思。

 

    影片《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拐弯镇农民李雪莲为了分房跟丈夫秦玉河办了假离婚,但秦玉河假戏真唱娶了别的女人。李雪莲气不过,要法院认定她和秦玉河的离婚是假离婚,先跟秦玉河复婚,然后再真离婚,而法院认定当初李雪莲与秦玉和的离婚是真离婚。没想到因自己结婚时候的非处女之身,秦玉和竟骂她“你叫李雪莲是吧,我看应该叫潘金莲才对”。为了挽回声誉,李雪莲想要个说法来证明“我不是潘金莲”,从此便踏上了上访告状之路,这一告就是十几年,告着告着,就告到了京城,把当地的市长、县长、法院院长都告下了台。告到后来,当地继任的市长、县长、法院院长都被李雪莲的年年上访搞得焦头烂额。从表面来看,这是在说李雪莲执拗地喊冤上访,实则折射的是当下的“官场现形记”,在看似很荒诞的故事中,融合的却是一种社会现实的残酷与人性的无奈。

 

     “世界上所有的人心里都有委屈,99%的人就把这个委屈咽到了自己的肚子里,还有一个人,她没有咽到自己肚子里,花费二十年时间要纠正一句话——我不是潘金莲。”从编剧刘震云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雪莲的执拗。故事一开始,就展现了李雪莲作为一个“法盲”的执着,她所求的无非就是一个“理”——我不是潘金莲,这是她自己认定的道理,而不是法理。这就很容易让人觉得她多年坚持上访来纠正一句话就是蛮不讲理,当初被丈夫所骗就是活该。实际上,这只是影片的表象,在“蛮不讲理”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官场众生态,处处充斥着虚伪、冷漠,无不很好地回应了那句旁白“李雪莲被骗,就成活该了吗”。

 

    为了纠正一句话,李雪莲在十年间到处奔走,从县城到北京,几度春秋,几度风雨,尝尽人间冷暖,顿悟方圆之间。影片一开始,观众都会注意到这部影片的画幅不同于以往,采用的是圆形画幅,看到后面,又出现了方形、宽形画幅,这种方与圆的切换,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如,似乎一下把观众置于一种隔岸观火的位置,使观众在这里既是看客,又是判官,有一种间离感,这圆形的封闭与李雪莲的抗争构成了鲜明对比,加之打击乐器的独具匠心与说书戏曲,俨然惊艳了整个故事。画幅是随着影片情节发展而变化的,在拐弯镇、光明县的画幅都囿于圆形,这是对小地方人们生活困局的映射,而到了北京则是方形,有网友解读这代表了规矩,也暗示着权力的张力及全国人代会的庄严,但圆也好,方也罢,李雪莲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我倒是觉得,这种“方圆之间”的转换,从侧面也在回应着“李雪莲被骗,就成活该了吗”,很是值得玩味。

 

    第二句:“许多人栽跟头,没栽在‘大’字上,却栽到‘小’字上,或者,没领会‘小’字的深意”。这是影片接近结尾时,市长马文彬得知李雪莲前夫意外车祸而亡对县长的一番训斥,别有一番滋味。

 

“《我不是潘金莲》里讲了一个道理,官员不担当就是腐败。”11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专访冯小刚的文章《幽默背后有道理》,冯导如此坦言,“电影里这些官员里哪怕有一个认真对待李雪莲这事,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但每个人都想推诿,每个人都想怎么临时去把这事堵一下,出现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对我的乌纱帽有影响’。”其实,在当下正风肃纪、铁腕反腐的现实背景下,《我不是潘金莲》不只是关于一个妇女个人冤屈的电影,也不只是人情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中遇到的困顿那么简单,表面看似很小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小”。

 

    为了洗清冤屈,李雪莲十几年坚持不断上访,事情却越办越糟,结果却因秦玉和的意外死亡这种不以解决而解决的,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个意外,而更意外的是整个事件中各级官员没有任何一个人想刁难李雪莲,但事情却不断变异放大,以至于到后来每个官员都不想去触碰这个既带硬刺又带臭味的“榴莲”,每个人都在推诿,结果本身很简单的信访案件,被基层硬是拖成了复杂,以至于久拖无解。在一次次地上访中,李雪莲成了难缠的主儿,甚至被认为 “我们觉得她是小白菜,她前夫说她是潘金莲,她自己觉得自己冤得像窦娥,她又像个白娘子一样在那修炼,一告就是十年,都告成精了!”那么,我要问了:持续十年之久为什么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又是谁让李雪莲成“精”的?问题根源到底出在哪里?

 

    其实,影片开始的旁白“李雪莲被骗,就成活该了吗”已作了总的暗示,更直白地讲,这里面牵扯的是干部作风问题、腐败问题。如果把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与现实对接,类似于李雪莲的上访、接访、截访问题并不少见。现实中,各级领导干部只要一听说谁去北京上访了,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和重大活动等各个敏感时期,似乎每个领导的第一反应就是围追堵截,生怕因发生越级上访而被摘了“乌纱帽”,甚至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警力去截访,以致于如影片中一样出现了“一个人在前边撒芝麻,一万个人在后边捡芝麻”的荒唐怪事。网友梁秀峰指出,“现有的上访体制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再加之地方官员所承担的维稳压力,面对访民的一再上访,地方官员只能接招,对访民软硬兼职。但很多时候,地方政府的努力只是暂时压制住问题,问题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决定着党在群众心中的分量,而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以作风正党风,才能以党风赢民心。加强和改善作风建设,就要从小事改起、从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坚决防止脱离群众,“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时刻绷紧作风这根弦,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拧紧责任链条,把工作做细做实,坚决防止因小失大。

 

    事实上,如果说《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跟“潘金莲”要扯上点关系的话,就是作风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既荒诞又写实的影片,反映的主题并非单纯的“潘金莲”的生活作风问题,而是以此为主线牵出的一个又一个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作风问题,是一个很敏感的现实题材影片,难怪有网友感慨:“冯导真敢拍!这部电影直接讽刺了中国官场的丑陋一面,太写实了!”这样看来,《我不是潘金莲》挑开的是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甘于平庸,工作精力不集中、不在状态,习惯当太平官、做老好人,缺乏干事创业激情和担当的作风顽疾,刺中的是当下有的领导干部懒政、怠政、庸政、为官不为的消沉思想。从这一点来看,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讽刺意义,我觉得很多领导干部看完后都会有触动、有思考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如何担当?这应该是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

 

    第三句:“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工夫。”这是影片结尾前,果园园主发现李雪莲想上吊结束生命时的一句劝告,一语惊醒梦中人。

 

    李雪莲为什么要上吊?这是我看完电影后一直思索的问题。细思极恐,李雪莲之所以想以上吊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原来是生活欺骗了她,使其对生活失去了依托和信心,想以死而一了百了。这个情节也恰恰回应了电影开始的那句旁白“李雪莲被骗,成活该了吗”,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射了当今社会信任缺失的现实。

 

    人们常说,千万别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活着就要有所寄托,而当失去一切寄托之时,也正是绝望之时。影片中,首先是前夫秦玉和失信于与自己假离婚的承诺,曾经说好了生死与共的秦玉和假戏真唱后离她而去,曾经共同畅想遥望的分房后的幸福生活一下子化为了泡影,一直不能接受这一事实,不停地念叨着 “去年我们离婚明明说好商量是假的,你为什么连声招呼都不打就变卦了呢?”然而,在接下来的上访中,更令李雪莲没想到的是,没有一个领导站出来了为她解决这件事,失望中的李雪莲一怒之下把丈夫与各级官员一起告到了京城。还算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包青天”,将为官不为的市长、县长、法院院长一撸到底,李雪莲这年本来不想再去上访了,但继任的各级领导却没有一个人相信她,而且他们的“思想工作”弄巧成拙,把明明已经死心不告了的李雪莲逼上梁山,再次进京上访,这究竟怪谁呢?

 

    归根到底,干群之间信任的缺失是根本原因。在一次次截访的闹剧中,各级官员所做的一切工作,甚至不惜采取坑蒙拐骗的非正当手段,都是为了不让李雪莲再上访。就拿最后一次到京城上访来说,因老同学赵大头上次在京城拦车见到省长帮了大忙,对他一直很是感激,而且赵大头又曾经一直暗恋着她,顺理成章地开始了谈恋爱,相约去了黄山。正当李雪莲满怀对爱情婚姻生活的新憧憬时,无意听到了赵大头打电话时泄露的真相,原来赵大头约她来黄山旅游是假,而借“软绑架”避免她进京上访才是真,并想借此让县领导给儿子安排工作,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事前策划好的阴谋,李雪莲再次被失信、欺骗所重创,似乎谁也不值得她再相信了,唯一可信的就是北京,于是她再次进京上访。

 

    然而,李雪莲刚一到京城就被截访人员逮了个正着,并被告知她的前夫秦玉和已经车祸死亡,这意味着李雪莲再也无法让这件事有一个了断,她的精神寄托一下垮塌了。于是,李雪莲想到了上吊,想以死而一了百了。然而,果园园主的援手相助让她想死都难,一句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工夫”的调侃式劝告,让李雪莲如梦方醒,原来生活还有很多活法。后来,李雪莲重新做起了牛骨汤的生意,开始了新的生活,一切回归平静,回归自然,正所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故事发展到这里,画幅变成了宽银幕,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其实,这部分内容如果剪掉的话,影片也不失完整,但有了这部分内容,使整个影片有了更多的生活温度,让人很容易从李雪莲的身上看到另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这应是一个理想化的美好结尾,给人以生活的新希望。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部影片发出了批评声,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个别人阴阳怪气地在批冯小刚:“他拍的从来不是电影,是时尚快餐。……李雪莲不惜以出卖自己的肉体要求卖肉的老胡去杀人来捍卫自己的名誉。这貌似荒谬的桥段的粗鲁,显示出冯鸡贼的一面,但至少切中了一个要害,即市场经济背景下,政治是‘公开的性,性是私人的政治’。”很显然,这是冯小刚的“黑客”,这跟他什么仇什么怨呢?到底是好是孬,我想大家各有判断,白的就是白的,到什么时候也“黑”不了。

 

    也许,有人一听《我不是潘金莲》这片名,就断言是一部感情泛滥的烂片,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看完后说这就是一部荒诞的烂片。实际上,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把《我不是潘金莲》当成纪录片来看,如果过于质疑影片本身的现实社会逻辑,结果肯定是跑偏,偏离影片的真实立意。我总感觉有个别人在刻意拿《我不是潘金莲》说事,不排除借机炒作自己的可能,还有就是其关注点没能满足对“烂片”的期待值,要不就是压根儿也没看懂。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